人理解,首先,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,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
外延,清醒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漫长过程,防止认知上的泛化和滥
用。其次,要找准向“新”而动的着力点,做到观全局谋一域,清晰把握自
身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定位,放眼长远去思考、去谋划,客观看待地域发展
落差,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禀赋、潜能优势,谋准重点发展方向,稳扎稳打
把产业基础做扎实,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。
第二、做优园区,提升承载能力。
园区特别是各类省级以上开发区,集创新、开放、产业功能于一体,是
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。个人思考,应把园区作为培育塑造新质生产力的
主体力量,紧盯新质生产力“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”三个特征,“一园
一策”统筹布局规划,以园区建设提标扩容为抓手,有序推动产业进园区聚
集、功能在园区集成、要素向园区集中,以园区为基点优化配置创新资源,
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一体部署,致力于形成科技先发、开放先
行、产业先进的发展高地,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壮大,增强园
区的整体承载力,在局部营造一个有利于催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“小气
候”。
第三、育强主体,促进融通创新。
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,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习近
平总书记在去年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上强调,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
点,提出建设“生态共同体”和“利益共同体”。个人理解,习近平总书记
这一重要讲话,是我们推进西商融合发展的政策红利,也是方法论。就科技
工作而言,就是要用活用好这个方法论,立足“共”字做文章,在视野上,
要把商洛视作建设西安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腹地或转化基地,大视野谋划构
建西商创新联合体,探索与西安形成互补嵌套式的差异化融合路径;在方法